首頁
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Vinaora Nivo Slider
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全體合影
2016新竹區傑出經理人頒獎
2017新春團拜全體大合照
2017玉山星空音樂會
第十屆第六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園區公會
2017中華企經 全國台中大會師
2017/6 工研院參訪
2017公司參訪-太陽能光電科技
2017 Semicon Taiwan-學生導覽活動
2017全國慈善/科技/人文網頁設計比賽暨APP創作比賽頒獎大合照
2017科技產業基層主管養成班大師演講-宣明智 董事長
2017/10公司治理與司法審判-法官與律師的對話
2017蕙竹社跳蚤市場
2017社區關懷-北平國小才藝分享
2018/3/3 新春團拜活動

活動報導

充電站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

HD Angel - CEO & 高效能人才 | 2016-05-09 | 

交出有價值成果的生產技術,有何共通點?
我至今所見識過的「具有高生產力的工作者」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做一件工作的速度並非比一般人快十倍、二十倍」。因為發現了這項特性,於是我花費了相當長時間去探尋「究竟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交出有價值成果的生產技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關鍵?
那正是本書標題所提出的「議題」(issue)。

「何謂議題」?事實上,關鍵就在於針對「要對什麼找出答案?」這件事情胸有成竹,並且果斷採取行動。了解議題並從議題思考出發,可以讓計畫進度大幅提升,還可防止混亂的發生。看不見目的地的行動會感覺很辛苦,但只要看見終點,力量就會湧現,換句話說,交出有價值成果的生產技術的目的,正是「議題」。我希望透過本書能讓讀者了解。在「交出有價值成果的生產技術」中,這個議題發揮什麼功效?有什麼功能?該如何區分議題?以及如何處理議題?

「所謂『交出有價值成果的生產技術』,究竟要做些什麼呢?」
「所謂論文,究竟要從什麼開始思考起呢?」
「所謂問題解決的計畫,該如何進行呢?」

無論是企業人還是科學家,希望本書能給那些為「總是無法掌握每天工作或研究中所發生問題的本質」而焦躁不安的人,一點提示。

不要煩惱:有時間煩惱,不如花時間思考
「思考與煩惱,究竟有什麼不同?」我時常問年輕人這個問題,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回答?
我認為可以說有下述二項不同之處。

「煩惱」是以「找不出答案」為前提「假裝思考」。
「思考」是以「能夠找出答案」為前提,有建設性地真正思考。

思考與煩惱看起來很像,但是,實際上完全不同。

所謂「煩惱」,是以「沒有答案」為前提,無論多麼努力都只會留下徒勞無功的感覺。我認為除了人際關係的問題,像是情侶或家人朋友之間,「與其說找不找得出答案,不如說其價值在於從今以後繼續面對彼此的這件事」之類的問題另當別論之外,所有的煩惱都是沒有意義的(話雖如此,畢竟煩惱是人的天性,我並不是討厭會煩惱的人……)。

尤其是如果為工作(包含研究在內)煩惱,那實在太傻了。

所謂工作,是「為了產生出什麼成果而存在」,做那些「已經知道不會產生變化的行動」,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如果沒有明確認清這一點,很容易誤將「煩惱」錯認為「思考」,寶貴的時間就這麼流逝。

因此,我總是提醒自己周遭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正在煩惱,就馬上停住、立刻休息。並且培養能夠察覺自己正在煩惱的能力」。原因是:「以你們這麼聰明的頭腦,不只十分認真,而是超級認真地思考,仍然想不明白的話,就請先停止思考那件事會比較好。因為,你很可能已經陷於煩惱了」。雖然,乍看之下可能會覺得很無聊,但意識到「煩惱」與「思考」的差別,對於想要「交出有價值成果」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在職場與研究中,需要的是「思考」,自然必須以「能夠找出答案」為前提。

「不要煩惱」,是我在工作上最重要的信條。聽過我這個觀念的年輕人當中,大多數的人從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義而且進入實踐階段,需要花上一年的時間。可是,在那之後,大部分的人都告訴我:「安宅先生教我們的事情當中,『不要煩惱』這一點最深奧。」

本書的思維──脫離事倍功半的「敗犬路徑」
請各位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冷靜地仔細思考。對於專業工作者而言,所謂有價值的工作是什麼?怎麼樣呢?

我至今向許多人問過這個問題,但是,能回答我明確答案的人並不多。時常聽到的是類似以下的答案:
● 高品質的工作
● 仔細的工作
● 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無人能取代的工作
這些答案雖然也算部分答對,但都無法說切中本質。

所謂「高品質的工作」,只是將「價值」換成「品質」而已。那麼,一旦問起「品質是什麼?」就回到原來的老問題。對於「仔細的工作」也是一樣,若說「只要是仔細的工作,無論什麼工作都是有價值的」,恐怕有很多人會不贊同吧?最後一個「沒有其他人可以勝任的工作」,乍看之下似乎很正確,但請再仔細想想。所謂「沒有其他人可以勝任」,通常都是些幾乎不具價值的工作,正因為沒有價值,所以才沒有人會來做。

「高品質/仔細/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這些答案,其實連問題本質的邊緣都沒沾上。

「有價值的工作究竟是什麼?
就我的認知,「有價值的工作」是由二條軸所構成。第一條軸是「議題度」,第二條軸是「解答質」。以「議題度」為橫軸、以「解答質」為縱軸所展開的矩陣。

「議題」(issue)這個詞,在本書的「前言」中也有提到,但也許有些人並不熟悉。以「issue」的日文片假名為關鍵字搜尋時,也許可以找到的說明不多,但以英文「issue」搜尋,則會找出許多定義。在滿足A與B雙方的條件下才是issue。A指的是「二個以上的團體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B指的是「與本質相關或無法清楚分辨是非黑白的問題」。

因此,我認為的「議題度」是指「在自己所身處的局面下,對於該問題要找出答案的必要性有多高」,然後「解答質」是指「對於該議題度,目前可以提供明確答案的程度」。

價值矩陣的右上象限,涵蓋的內容屬於「有價值的工作」,愈靠近右上方價值就愈高。如果想從事有價值的工作,所處理主題的「議題度」與「解答質」都必須雙雙提高。如果想要成為擔任解決問題的專業工作者,時常將價值矩陣納入思考是很重要的事情。

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工作的價值取決於矩陣中的縱軸「解答質」。而且傾向於對橫軸的「議題度」,也就是不大注意「課題質」。然而,如果真的想從事有價值的工作,給予一般世間有意義的印象,或者是真的想賺錢的話,這個「議題度」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對於「議題度」低的工作,無論如何提高其「解答質」,從受益者(顧客、客戶、評價者)的角度來看,價值仍然等於零。

千萬不可踏上窮忙的「敗犬路徑」
那麼,該如何才能達成「有價值的工作」,也就是矩陣右上方區域的工作呢?無論是誰,工作或研究都是從左下方區域開始。在這裡絕對不可以犯的大忌就是「打定主意進行大量工作,朝向右上方前進」。這條「藉由勞力、蠻力往上走,取道左邊以到達右上方」的解決問題方式,我稱之為事倍功半的「敗犬路徑」。

下列這段話很重要,請仔細研讀。

世上大部分被稱為「可能是問題」的「問題」,事實上,幾乎都不是商業或研究上真正有必要處理的問題。如果全世界被稱為「可能是問題」的「問題」共一百個,則在當下應該要清楚判斷出是非黑白的問題,頂多只有二或三個左右而已。

對於矩陣中橫軸「議題度」低的問題,無論多麼努力而拚命擠出解答,終究不能提高其價值,只流於窮忙而已。這種「只要靠努力(勞力)和耐力(蠻力)就能得到回報」的工作方式(自認為「沒功勞也有苦勞」),將永遠無法到達右上方「有價值」的區域。

另一個變數是縱軸「解答質」,我們也來思考看看。這也是在工作剛開始的時候,一般都屬於在較低的區域。到目前為止,我看過許多人在職場中的成長過程,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在初入職場的一百件工作當中,只有一或二件開花結果。

資料來源:http://emba.hd.org.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27

20200110

rental service icon

Table

Table

Table

Table

youtube-cpmah